【相關論述區】

 

近悅遠來∼旗美社大五年的回顧與展望

文/鍾鐵民(旗美社大主任)

        二00五年在秋季班學員成果展的舉辦下熱鬧的劃下句點,旗美社大步入第六年。記得二年前,高雄縣政府對社區大學舉行重新招標工作,旗美社大團隊以戰戰兢兢的心情將社區教育的使命繼續挑在肩上,選擇累積與深化農村教育工作。

        去年,我們不僅首度突破一千人次選修課程,除了既有的旗山、美濃、杉林、甲仙、內門、茂林之外,並首度將分班設立於六龜和寶來地區,讓更偏遠的地區也能分享社區大學的教育資源。本學期成果展的豐富精彩,充分展現出學員學習所得與快樂,各班表現亦多有創新,像是日文班不再只是唱唱日文歌,還首度將歌曲與舞蹈結合,演出了礦工舞;英文班也將歌曲與話劇結合;我們多年的老朋友、也是社大講師的劉孝伸兄還反串演出;和樂融融的氣氛像極了一個大家庭,也呼應了我們第一年提出的口號:沒大沒小,快樂學習。

        時序大寒,稻苗在秧床中成長,等待農人將之植入溫暖的泥土,向天爭取成長的陽光;迫不及待的農人,立春未至,便將青秧移入田土,行行稻田耙梳天空,天和山映照水面,處處一片活潑的忙碌景象。農村孕育了生命,孕育了人類的文化,我們期許旗美這所農村型的社區大學,不僅是提供農村居民學習、組織的平台,也能將平台往外延伸,讓城市居民亦能體認農村的價值,享受被農村擁抱的喜悅感覺。因此,在去年,我們將旗美社大的辦學願景擴充為「農村是一所學校」,整個農村不僅是地方居民的資產,亦是值得城市學習的地方,從有機農業開始,慢慢將產業面擴大為文化生態面,嘗試推動有機生活的藍圖,以重建產消之間的互信為基礎,逐步推動平等的城鄉關係,以「建立城鄉有機網絡」為努力方向。

     回應辦學目標,除既有的課程委員會外,我們籌組了「城鄉交流委員會」,負責城鄉聯繫管道的討論與推動,舉辦了兩季的有機米收穫活動,並視學校為社區的工作夥伴,將公共論壇與教師研習活動結合,期望將農村價值往兒童教育紮根;還嘗試與新興社大合辦課程、講座,提供城市居民認識農村的學習平台,希望未來城市也能培養出農村的種子教師。另外,我們也與杉林愛鄉協會,同時也擔任課程委員會召集人的何明賢理事長,偕同社區組織共同辦理了旗美九鄉鎮的社區組織交流年會,互相認識以及分享社區工作的心得,作為未來凝聚行動的基礎。當然還有我們學員各種豐富的社區展演與服務,例如「悠遊羅漢門」班的學員將所學運用在宋江陣活動裡頭;「客家八音社」五年來首度於美濃國中表演等等,社大學員在社區裡發散出豐沛的活力,為農村生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在新的一年中,一方面,我們將持續推動原有的工作,並進行深化。例如,在理想與現實間拔河的課程規劃與經營工作,我們將訂定階段性目標,逐次調整,精益求精;頗受各界好評的觀摩課程,我們計畫將活動經驗予以集結出書;去年首創的「旗美社區組織交流年會」亦將移師寶來,與寶來社區發展協會等在地社團攜手舉辦。作為第一所農村型社區大學,我們也會將過去於旗美社大發展出的,各類城鄉交流模式提供予台灣其他農村與城市參考,並進行更多對話與交流。另一方面,我們也將嘗試新的作法,累積新的經驗。例如,我們計畫於二月中旬,舉辦「農民市集」,落實在過去幾年,我們頻繁討論的「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網絡的想法;在地方上,醞釀了好幾年的地方知識記錄與整理工作,我們亦將著手進行,期待透過這些基礎材料的生產,能為更多教育、文化等活動,紮下根基。 

      孔子說:「近者悅遠者來」,唯有農村居民能自信、快樂的生活,才能將這份喜悅分享給遠方的訪客,這也是推動社區工作以及城鄉交流的基礎工程。新的一年,工作團隊不僅將持續推動課程深化與推廣等既有工作,並將以「地產地消•自給自主」作為努力目標,回應農村社大的社會責任,期望捲動更多人參與。讓我們一起努力,並祝福各位社大的朋友們: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