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農村365行全記錄 – 第二期

課程分類:

農村與農業學程

【生產行銷•學術課程】

學 分 數:

1學分(每次3小時;共計18小時)

授課講師:

洪馨蘭

 

 

講師資歷: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班

上課時間:

週二 09:00~12:00(隔週)

上課地點:

旗美地區

學分費用:

800

教材費用:

 

授課方式:

課程進行以問與答(Q & A)的方式進行;修課學員請帶著踴躍提問與共享討論的心情與課

 

授 課 理 念

 

農村是一座文化的森林,在其中有著豐富的多元行業,每個人各司其職,交織出一個具有人文生活、經濟生活的生活空間。我們住在農村,享受著農村的地景和步調,對於構成農村這幅圖畫的各行各業,或許可以花點時間駐足瞭解。屆時將會發現,在共享農村旋律的同時,很多不同的人正以他們獨特的生命節奏,和我們一起交錯融成了新世紀農村曲調。

 

這 是 我 們 班 的 進 度

 

次數

主 題 與 內 容

次數

主 題 與 內 容

1

農村畜牧業

本週預計以畜牧的相關從業人員為對象,認識畜牧業在農村的發展歷程以及後來離牧政策後的農村地景轉變。(養豬業或蓄牛業,Fieldwork

4

農村中的音樂

勞動的音樂性是如何呈獻的?勞動中的音樂與農閒時的音樂(大戲)變遷,如何見證了台灣農村的歷程?本週邀請音樂工作者來分享觀點。(CDSeminar

2

農村中的社區林業

本週將邀請美濃八色鳥協會成員,提供黃蝶翠谷豐富的生態知識,以及保育社區林業的相關政策與未來願景。(PowerpointSeminar

5

農村中的醫療社會學

民俗醫療有其歷史與社會心理功能,隨著漢人的遷徙,以民間宗教的姿態在社會中被信仰與實踐著。本週將邀請醫療社會學者和大家分享農村中的巫與醫療。(PowerpointSeminar

3

埤塘與塭仔

認識農村中一池一池的養殖漁業,並透過親訪養殖現場,理解養殖業之相關風險與市場經濟。(甲魚或草蝦,Fieldwork

6

原住民文化與教會

台灣原住民社會的作息與文化發展,受教會之影響甚深。在原住民地區擔任牧師一職,如何理解以及面對目前原住民社會中存在的文化衝擊?(Fieldwork

         

*本課程將請學員每次於上課最後之30分鐘,完成一份小小的當日紀錄;並輪流分配錄音、拍攝等現場紀錄工作。上課時間與地點,因需協調不同協同教學講師的需要,因此,請與校務行政處確認主題與時地異動的最新訊息。

Powerpoint:簡報,需投影設備。

CD:音樂播放,需播放喇叭。

Seminar:研究討論,邀請講師至課堂上。

Fieldwork:田野訪查,直接到現場去學習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