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觀光導覽人員培訓
課程分類:
農村與農業學程
【價值生活.學術類】
學 分 數:
2學分(共計36小時)
授課講師:
張瑋琦、李宜欣
講師資歷:
實踐大學觀光系助理教授
上課時間:
週四 19:00∼21:00
上課地點:
杉林
學分費用:
800元
教材費用:
影印費約二百元
授課方式:
室內講解討論、戶外踏查、解說演練。
授 課 理 念
21世紀已開發國家的觀光,開始朝向一種新的趨勢,強調有節制、有責任及利益由地方居民共享的觀光,也就是所謂的「新觀光」。近年來,國內隨著週休二日帶來國民休閒機會的增加,觀光活動深入地方社會;為不使觀光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必要之惡」,新觀光的理念更顯得重要。
本課程以介紹新觀光理念及其各種表現型態,並介紹新觀光設計的理論及在設計上的幾個要素,相信對觀光設計有興趣者而言,將有益於培養其廣闊的視野。
這 是 我 們 班 的 進 度
次數
主 題 與 內 容
【1】
「新觀光」理念:21世紀觀光發展之展望
【10】
觀光設計論:以社區營造為基礎的「解說設計」
【2】
「新觀光」理念:綠色觀光與社區居民生活
【11】
觀光設計論:以社區營造為基礎的「觀光機制設計」
【3】
「新觀光」理念:生態觀光與地方社會
【12】
觀光設計論:以社區營造為基礎的「公約設計」
【4】
「新觀光」理念:生態博物館與地方社會
【13】
觀光設計論:以社區營造為基礎的「觀光產品設計」
【5】
「新觀光」理念:替代型觀光的休閒區開發
【14】
觀光設計論:以社區營造為基礎的「產品行銷」
【6】
實踐創意生活週
【15】
觀光設計論:區域聯盟之規劃與串連
【7】
「新觀光」理念:勞動觀光與學習觀光
【16】
觀光設計論:企劃書撰寫
【8】
觀光設計論:社區調查與觀光設計──發現社區的「光」與「影」
【17】
結論:新型態觀光與地方社會的展望──朝向新的主客關係
【9】
觀光設計論:以社區營造為基礎的「觀光設計」
【18】
期末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