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有機農業觀摩」記實(上)
徐華盛(旗美社大「有機蔬果有生機」講師,前高雄農改場技士) |
啟程 旗美社大「有機蔬果班」除了將有機農業的理念從生產、生活、生態有系統的介紹給學員認識外,也有一處實習農園,讓學員身體力行有機耕種,體驗有機生活;每學期也都會安排校外教學觀摩課程,實地參訪各地有機(休閒)農場,以旅遊方式,體驗農村有機生活的心境,藉以激勵更多民眾投入有機生產,也就可以使得台灣的自然資源及生態受到更多保護,也是台灣農業的轉機。這次的有機農業休閒之旅,在社大張副主任正揚之精心策劃之下,安排了屏東及台東鄉野有機農場參訪活動,由於社大的觀摩課程,口碑越來越佳,參加學員非常踴躍共有四十二位同行,現在讓我帶領錯失良機的人,做另類有機神旅吧!五月十五日一早,我們懷著既期待又興奮的心情,由旗美高中大門口出發,開始了這一次的「有機之旅」!GO!GO!走向台東,深入農村,探索有機,擴大眼界及見聞。
第一站:屏東鹽埔根發有機園圃 園主張淵深先生是筆者輔導的有機戰將,現為大武山有機蔬果成員,張先生原籍澎湖,年青時從事建築業,直到有一天看到鄰人噴灑農藥中毒事件,才覺得現代人吃了太多農藥,導致各種無明腫痛的發生,從此開始有機生產各種蔬果,並不恥下問、不斷研究、實驗,自製糖醋液、蒜頭、辣椒醋等防治病蟲害,自製堆肥、液肥種植芭樂、檸檬、高麗菜、敏豆、絲瓜、番茄……等面積約二甲,種類繁多,各各長得健康又壯碩。張先生認為農業是一種良心事業,更以「舉頭三尺有神明」自惕,一個六十幾歲的有機老兵,正積極將有機栽培傳承給其子世坤君,漸進式進行世代交替工作,使農務能永續生產,造福更多民眾。
第二站:魏麒麟自然生態農場 第二站我們到了台東美農農友魏麒麟先生的綜合生態農場,此時已經午後一點多了,大家經過了三、四個小時的長途蜿延跋涉(要走一段路),已經飢腸轆轆了,為趕行程,於是一面吃便當一面聽魏先生的解說,近二公頃的農場,採多種(二、三十種)農作混植間作方式栽種,其中包括0.9公頃茶園、草坪0.7公頃、混栽區0.7公頃及建築物0.33公頃。魏先生原本從事裝璜工程,一念之間,或是趕有機流行風潮,或是搶商機之動念,使他走入山中林野,斥資三千多萬,打造自然生態農場,並以生物多樣性的觀念,依照自然法則,從生態導入有機栽培。飯中,魏先生請我們喝他習稱所謂的僅存一斤8000元的有機茶,讓我們親身體驗泡久不苦澀的好茶,果真是「有機茶」,入喉回甘,口齒留香,從有機帶動商機(魏先生講的),既然入寶山就不可能空手而回,我買了二罐,其他學員也都從口袋掏出一張張綠色鈔票落入魏先生的口袋,這就是以「腦力」決定勝負的「知識經濟時代」,筆者管他是「為錢」(魏錢)經營行銷策略,希望學員記取:「形象、特色是台灣小農發展成功的要件。」飯後,魏先生帶領我們參觀他的綜合農園,約莫二甲地的坡地,混植著茶樹、柑桔、芒果、葡萄、四季豆、甘藷葉、落花生及一些葉菜類蔬菜等不下二、三十種作物生長其間,參雜著雜草,一幅不修邊幅的景觀,呈現在眼前,魏先生說主要在建立防火牆的效應,他並舉多年前原始林二葉松綜蟲為害,所引起的全面性枯死事件為例,証明物種多樣化,可降低災害風險的哲理,聽了他語帶狂傲的歪哲理及勘察過現場實景的人,何日君再來?希望想一窺究竟的朋友,下學期社大舉辦校外教學觀摩時及早報名參加。
第三站:小小自然農場有機水蜜桃果園 第三站我們到了胡金至的小小自然農場已近五點時分,在斜陽微風輝映下,更襯托出東台灣迷人的風光,經過一段徒步之旅,終於到達水蜜桃園,大夥兒經過一天的奔波,也絲毫不呈倦容,大家席地而坐,聽取胡先生為我們詳細解說有機水蜜桃的栽種方法,如何施肥、套袋、病蟲害防治等。胡先生是布農族的原住民,個子不大,黝黑的皮膚,有著原民純樸耐勞的原味,他從民國七十八年開始以慣行農法栽種南非蜜李、鶯歌桃等,幾乎都靠農藥才得以生存,在因緣際會之下,自八十一年開始實施自然農法,以草生栽培,不施化學肥料、不灑農藥,以糖醋液加香茅油驅蟲,完全以自然法則,維護生態平衡方式栽種果樹,並於八十五年得MOA有機認証,農場面積共八公頃,其中台農一號水蜜桃二公頃,其餘為甜柿、蘋果、櫻桃等,每棵果樹採取「認養」方式,依樹齡大小,認養費不同,每棵樹都掛上了該認養人的標示牌,平時由胡先生代為管理,在採收期如果認養人沒時間來採收,則胡先生會代為採收後以宅急便配送到府,這種先付費的經營方式,我們不妨一試。 你累了嗎?休息是為走更長的路,池上大地飯店從小小自然農場下山時已經傍晚六點,站在高處眺望縱谷平原一片綠油油的景象,在夕陽斜照下,山林鄉野的黃昏是多麼迷人呀!又是多麼樸實又神秘!鄉野永遠是最佳寫作素材,在我沈醉在這迷樣的田園風光之際,車子已抵今晚的歇腳地──大地飯店門口了,這是池上大地有機米推廣中心負責人梁正賢先生開的,我們這二天台東行的各個參觀景點也是他串聯當嚮導,在車上或現場參訪,總是親切詳細的為我們導覽解說,長相福態、世代務農的他,很難想像他是碾米廠的大老闆,也是池上鄉萬安社區有機農業聯誼會的會長,他帶領萬安村的農民共同努力推廣自然農法∼種植有機水稻,進而朝向「有機村」的目標邁進。享用有機晚餐後,就在大地飯店與萬安社區有機農業聯誼會成員交流座談,在分組座談中,分享彼此經驗中,得知蕭煥通先生乃池上冠軍米得主,蕭桑充分表現客家鄉親晴耕雨讀,勤儉樸實的個性,細說以有機農法種植水稻的心路歷程,有辛酸也有歡樂,然而由於時代的變遷,大部分農家子弟已不再從事農業,冠軍米還能維持多久?蕭先生一時也說不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