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文/蕭惠方

                  

第一天的自我介紹中問到一個問題:我是誰?這是個很耐人尋味的提問,到底我是誰?是這個位置的我的面貌?還是私底下的我面貌?許多事件的發生才會有現在的面貌發生,然而也是透過這些種種事件我們才能慢慢爬梳出一個自己不陌生的自我,進而發生關係。

在這堂課中,除了聽到兩位老師精采的分享外還有聽到大家透過敘說所表達出來的動人經驗。社會大眾對老師的一般印象總是不停的在說,甚至說到學生嫌煩,但是發現「說」其實是一種很特別的動作,當你的對象不同、內容不同造成的交流和互動就會不一樣,老師不停的說是因為要藉著這動作傳授知識,但相對的當不停的和學生、家長說之下,有的老師越來越找不到方向甚至無力,層層壓擠下發現到老師沒有留下空間和自己說甚至是和別人說,這也許就是我們所說的停下腳步反省思考,很多時候在情境中會讓我們失去客觀的思考,往往要等到事件過後或是一段沉澱後才能回頭檢視自己和事件的本身,就如成老師所說意義能再重構與詮釋,然後再透過這自我敘事的過程,用說、討論、甚至不同的表達方式呈現出來,能達到一種自我爬梳,釐清脈絡之意義。

在這一小時的大家輪流發言中,發現一個問題:先拋出(我是誰),然後大家腦中開始搜尋關於我是誰的關鍵字,種種線索拼湊下變成語言牽了出來,在追問下或是討論中也許會驚覺,怎麼這件事情會這樣讓我印象深刻甚至影響到後來的選擇。之前在笠山文學營中聽到疾病敘事與創作:讓疾病回歸人的主體,讓病人、醫生透過敘說、書寫達到一種反省、溝通甚至疾病治療。相信故事敘說也是同樣的道理,透過分享生命經驗使人其成為主體。

在這樣自我敘事、和他人的討論,甚至到教學對象的敘事,相信透過這種互動方式,除了一種情感的溝通外,也有種讓自己和對方沉澱思考的感覺(為什麼他會問我這種問題?有種意想不到或是另種角度的切入)。

我很喜歡聽故事,不管是老人、小孩、男生、女生,總覺得對方會說出這種話一定是經過什麼事件影響,才會讓他有這種思考模式和說話方式。後來上大學後也不斷找尋「自我」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朋友?一種既親近卻遙遠的關係;透過不斷的回頭看自己,並把「我」的主體放回過去的脈絡裡看,發現自己許多個性大都是受家庭影響….等,藉著說或寫或回憶,更貼近自我一些,也學會用另一種角度去看週遭身邊的人,少了埋怨和責怪。

所以聽這堂課覺得好感動也好高興和喜歡,也為之前在學校遇到的一些挫折和疑惑找到一點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