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有機農民市集】課後感想

●文/李智杰(台南社大志工)

 

時間過得很快,記得之前農民市集才參觀完沒多久,旗美社大又邀請我們去聽公共論壇的課。台南社大這邊由鐵翼兄代表出席,剛好我下班的時間也能夠配合,就順道跟過去聽這個講座。

我只知道社旗美社大的主要路線是農業部份,至於要上什麼內容由什麼人來上則是事先完全無從得知,不過,萬萬沒想到居然是要請馮小非來替我們上這堂課,還好我有來參加,原本是預計到誠品聽她的講座,後來上完課,發現兩場課程是不一樣的內容,而誠品僅一小時的分享,內容會比這場的內容更少更簡易。

想也知道,短短數十分不可能針對專業的技術或理論下去做說明,不過依我這個初學者的程度,僅僅是一個概念就讓我覺得是很大的收穫了。

講座的內容,除了對美國農民市集的現況做說明,日本農產品的銷售方式,還有約略提到和台灣傳統銷路的一個差異性。整體而言就是行銷,畢竟我不是正職的農民(連業餘都不算),只能對課程說明的部份去做提問,而其他有實務經驗的同學們,問的問題就比較深入,且與現今台灣有機農業,所遭遇到的困境來做分享與討論。

臺灣畢竟不是美國,田地範疇小無法純粹使用機械去取代人力,也沒辦法單單對同一種作物,做單一多種類或更多的種類的栽種,加州農民市集的例子,光是番茄或辣椒就同時有20~30種,在同一農家的攤位同時販售,而且資訊方面的差異性也很大,美國農民會善加利用 電腦和消費者做交流,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販售,光在農民市集自產自銷的通路就占70%以上,在這我們可以看到產銷直接對話,首要在誠信度就可加分,況且農戶本身對農產品的專業知識,以及消費者的直接反應,都可說是最好的對答機會,雖然台灣和美國先天的條件差異甚大,不管是地域環境、還是人力成本或市場型態,還是有許多值得引以借鏡的地方。

課程結束,還特別請教馮小非一些後續的問題,除了日本農民的情況,我也希望能再了解關於韓國方面的資訊,個人認為這兩個國家比較接近台灣,理論上應該會更適用於台灣的農民。回程的途中,鐵翼兄也分析其他同學所問的問題同我分享,真是令我開了眼界,也托旗美社大的福,才能聚集到這些志同道合對臺灣農業有心,想要有所作為的人,我想,還會在其他場合常常碰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