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習慣後,就能有所作為-旗美社大的農民市集

 

文/蔡嘉信(全促會南部辦公室農村教育小組專員)

 

作家胡晴舫在中國時報發表一篇「第一次」,她寫道:「二十年來,整個台灣社會滾在「第一次」的動態裡。以為一黨獨大將永恆不變,反對黨卻成立了;以為不可能解除報禁,如今傳媒競爭激烈;以為政黨輪替會造成社會動盪,真的換了人進總統府,大家也飯照吃、歌照唱;現在,總統女婿被押進了大牢,所有人也開始相信『起訴第一家庭』是可行的…。一旦跨出第一步,就發現過去種種擔憂導致不能行動的理由,其實都不是理由……」。最後她以直選總統為例,表示民主制度是個過程,習慣了就好。要一個大陸人去設想直選總統,他會直搖手宣稱一萬年不可能;要一個台灣人現在去想像不能直選總統,他會瞠目結舌,直呼不可思議。差別只在經驗而已。

這和旗美社大這次舉辦的「農民市集」有什麼關係?我認為是在行動上的意義:原本種稻務農是大半輩子,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只好繼續從事的工作。但現在,種稻是可以選擇的,種稻的對象也不再只是老農夫,龍肚國小的小朋友在去年試著種起稻子來,這次的農民市集,他們的米一公斤一百元,比起市場價格高出六、七十元,還是有人買,且小朋友在老師的鼓舞下,拿起麥克風在市集中叫喊,大膽喊出「自己種的米」,他們的聲音,從一開始的羞澀,到後來越來越順口,也越喊越大聲……;還有,正揚在「骨氣」一文的描寫的阿坤嫂也在攤位上,熱情地向上門的朋友介紹她用心的成果,這次的阿坤嫂看來,比起正揚描寫的當時,笑容多了,感覺上,自信也多了……這些是我在這次農民市集中所見到的,想必有限,應不止於此。

一次之後,原來的看法可能改觀,不可能會變成可能;一次之後,會較原本的不適應來得習慣、寬心;一次之後,「農民市集」成為一種新的市場類型,在地經營的市場新類型,已經不是不可能。當然,要進一步常態經營,考驗是很大的,若這一切全然是旗美社大來推,考驗會是更大。但我們知道在美濃,有個年輕人出外唸書,照理說他應該留在外頭打拚才對,但他回來了,還選擇種田當農夫,還種有機的……原來在父母眼裡,親戚朋友、街頭巷尾的認知為不可能的事,現在成了可能,且他繼續努力,除了有機耕作,

成立有機產銷班外,近期他們產銷班的經營也將以店面的形式開張,在有機產銷結合的腳步中,他們即將跨出一大步。

假若,旗美社大推的農民市集和有機產銷班能結合在一起,過程中,旗美社大扮演推動農村學習運動,建立城鄉有機互動關係的角色,而有機產銷班是在產銷機制內奮鬥的一群人,清楚熟稔實務上的工作,這樣的搭配與合作,也許能讓農民市集越來越具體、越常態,也或許會出現我們意想不到的火花。

新的作為與常識,無非希望給農村的年輕人一個示範,不要讓農村裡的年輕人都認為非出外打拼不可,因為家鄉是有機會的…;也給想從事農耕的新鮮人多一些信心-目前的新鮮人大都因不愁吃穿才行有餘力入行,這些卻只是少數,大多數的人還需更多信心與示範,才會有勇氣加入……;然後再來期望多數的老農,給新農業、有機耕作一些信任,甚至多些鼓勵-他們大半輩子揹負台灣農業的重擔,有他們既定的認知與經驗,縱使我們現在說他們那一套是錯的,是不健康的、不生態的、沒有競爭力的,也不能直接去否定他們,或強迫他們接受我們講的這一套,只有做了,讓他們看在眼裡就好,或許他們會認同,雖然他不一定會跟隨,但至少態度轉變就夠了。

期待,今天普遍認為台灣農業沒有競爭力、農村衰敗、農村勞動力老化等現象是理所當然的,再過十年、二十年或更久,大家反而會認為這樣是不可思議的。讓兩種情形大為不同的關鍵,就是「經驗」,而經驗是當下還有持續的行動,要一直累積。在經驗中的先行,已經有美濃的農民市集先走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