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專訪:美濃媳婦陳錦玲 沒有嘗試 怎麼知道行不行? 整理/柯雅娟(社大活動專員) |
書法班的班代陳錦玲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看到社區大學招生的夾報,便被多元的課程內容所吸引,至今已連續上了四個學期的書法課,她表示下學期如果書法班還有開課,她一定不會缺席。 錦玲在求學時就已經開始接觸書法,她亦曾參加過鄉級的比賽且得到第一名的成績,而書法也一直是她的興趣;她表示在社大上書法課不單單僅是習得一項才能而已,在社大她得到更多當初意想不到的收獲。她相當肯定郭伯佾老師的教學,亦覺得郭老師是一位相當有內涵的老師,在上課過程中,除了教授書法的各項技法外,亦會向學員分析台語字的發音、演變,每次總讓錦玲豁然開朗;而人際關係的擴展也是她在社大的另一項收獲,在社大她交了更多的朋友,她的生活圈子不再只有侷限在家庭而已;更重要的是,她更加地肯定自己:她不單只是個家庭主婦而已,原來她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證明自己還有其它的能力。 錦玲認為社區大學是一項很棒的資源,為農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管道,基於這樣的認同,她總是向朋友介紹社大、推銷社大,並鼓勵大家到社大上課,當一些朋友以沒有興趣或是學不來的理由回絕時,她總是以「什麼事情都應該要去嘗試,不然怎麼知道你不行」的理念鼓勵大家,這也是錦玲在面對事情時所抱持的態度。只要有機會,不管或多或少,她總會將社大的一些訊息說給身邊的人知道,即使是不認識的人,她也會這麼做,錦玲認為學員就是最好的活廣告,將親身的體驗說出來與別人分享,是最具有說服力的了。像有一次到郵局辦事,她就向辦公的人員聊到她在社大上書法課的情形,當場也得到那位郵局人員的認同,雖然他沒來上課,但總是又多讓一個人得知了在旗美地區有社大這樣的學習資源。 當初錦玲的先生本來對她到社大上書法課是不接受的,可是現在卻是相當認同,這其中還是一段相當有趣的過程呢!原來是過年時,郭伯佾老師親自寫了春聯送給書法班的學員,而錦玲也寫了三副春聯送給朋友。到朋友家拜訪時,看見朋友將自己送出的春聯貼在門口時,心中有無限的喜悅及成就感;可是更令她興奮的事不止於此,原來是過年期間先生的同事到家裡拜訪時,她先生很驕傲地向同事炫耀她到社大上課並練得一手好書法,及寫春聯送給朋友的事情。除了開心先生因她感到驕傲外,錦玲明白她先生已經完全認同她到社區大學上課的事情了! 錦玲說現在因為兩個小孩都還在求學,所以無法抽出太多時間來上課,其實除了書法課之外,她對社大的許多課程都很有興趣,她表示將來等小孩上大學後,她也要像林淑貴(班代聯誼會召集人)一樣,每學期選七門課,一個禮拜七天,天天都到社大上課!
|